(1)噪聲對睡眠的干擾 人類有近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是人類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維持健康的一個重要條件。但環境噪聲會使人不能安眠或被驚醒,在這方面,老人和病人對噪聲干擾更為敏感。當睡眠被干擾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會受到影響。研究結果表明:連續噪聲可以加快熟睡到輕睡的回轉,使人多夢,并使熟睡的時間縮短;突然的噪聲可以使人驚醒。一般來說,40分貝大連續噪聲可使10%的人受到影響;70分貝可影響;而突發動噪聲在40分貝時,可使10%的人驚醒,到60分貝時,可使70的人驚醒。長期干擾睡眠會造成失眠、疲勞無力、記憶力衰退,以至產生神經衰弱癥候群等。在高噪聲環境里,這種病的發病率可達50^-60%以上。
天津廢水監測、廢氣噪聲檢測標準
(2)噪聲對語言交流的干擾 噪聲對語言交流的影響,來自噪聲對聽力的影響。這種影響,輕則降低交流效率,重則損傷人們的語言聽力。研究表明,30分貝以下屬于非常安靜的環境,如播音室、醫院等應該滿足這個條件。40分貝是正常的環境,如一般辦公室應保持這種水平。50-60分貝則屬于較吵的環境,此時腦力勞動受到影響,談話也受到干擾。當打電話時,周圍噪聲達65分貝則對話有困難;在80分貝時,則聽不清楚。在噪聲達80-90分貝時,距離約0.15米也得提高嗓門才能進行對話。如果噪聲分貝數再高,實際上不可能進行對話。
(3)噪聲損傷聽覺 人短期處于噪聲環境時,即使離開噪聲環境,耳朵也會造成短期的聽力下降,但當回到安靜環境時,經過較短的時間即可以恢復。這種現象叫聽覺適應。如果長年無防護地在較強的噪聲環境中工作,在離開噪聲環境后聽覺敏感性的恢復就會延長,經數小時或十幾小時,聽力可以恢復。這種可以恢復聽力的損失稱為聽覺疲勞。隨著聽覺疲勞的加重會造成聽覺機能恢復不全。因此,預防噪聲性耳聾首先要防止疲勞的發生。一般情況下,85分貝以下的噪聲不至于危害聽覺,而85分貝以上則可能發生危險。統計表明,長期工作在90分貝以上的噪聲環境中,耳聾發病率明顯增加。
(4)噪聲可引起多種疾病 噪聲除了損傷聽力以外,還會引起其他人身損害。噪聲可以引起心緒不寧、心情緊張、心跳加快和血壓增高。噪聲還會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減少,胃酸降低,從而易患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一些工業噪聲調查結果指出,勞動在高噪聲條件下的鋼鐵個人和機械車間個人比安靜條件下的個人循環系統發病率高。在強聲下,高血壓的人也多。不少人認為,20世紀生活中的噪聲是造成心臟病的原因之一。
長期在噪聲環境下工作,對神經功能也會造成障礙。實驗室條件下人體實驗證明,在噪聲影響下,人腦電波可發生變化。噪聲可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的平衡,從而導致條件下反射的異常。有的患者會引起頑固性頭痛、神經衰弱和腦神經機能不全等。癥狀表現與接觸的噪聲強度有很大關系。例如,當噪聲在80-85分貝時,往往很易激動、感覺疲勞,頭痛多在顳額區;95-120分貝時,作業個人常前頭部鈍性痛,并伴有易激動、睡眠失調、頭暈、記憶力減退;噪聲強到140-150分貝時不但引起耳病,而且發生恐懼和全身神經系統緊張性增高。